相传康熙二十一年(1682),康熙皇帝东巡吉林乌拉时,有术士进言,吉林地理位置前朱雀,后玄武,左青龙,右白虎四座名山守护船厂(吉林市旧称),九龙山前有天河(松花江),后有卧虎沟宝地,日后必出帝王。康熙听后深感不安,忙问有何破解之法,术士说:“只要破其风水,即可保大清江山永固。”皇帝急命吉林将军削去九龙山几个山头,并将九龙山改名。由于山在吉林将军衙门的北面,故称北山。
如此一来,此地倒是真的未出帝王将相,但那大清江山怎么也未永固,未可知呀!想那康熙皇帝心胸倒是不宽广,还是后来的乾隆爷风趣、幽默些。他来此地时,登到一高岭上远望,甚是欢喜道:“前朱雀,后玄武,左青龙,右白虎。琵琶城,王八湾,铜帮铁底松花江。”借他吉言,美丽的江城似有神灵的护佑,从没发生过什么灾难,堪称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了。
常言说无风不起浪,民间的传说终是会因史上发生的实事才会捕捉到一些影踪,老百姓再是虚传,万变不离其宗,无非想沾一沾仙气,讨一点吉利,祈愿自己的家乡,风调雨顺,子孙万福。说到底,天有百日安,人间万世晴呀。
费了半天口舌引首,是因为咱昨个儿去的地儿,就是那朱雀山。
恍惚记得,大学时曾与同学途经此山,略作攀爬后,因那山势太陡峭,并无成形的路径可通,最终放弃了。此行原也未作直捣黄龙的壮心,一揽众山小的打算。咱就四下看看,凑个热闹,无它。
出发时,天边乌云,结成伴地涌来,路边小树摇晃着,大有风雨欲来的沧桑。可咱们为了讨喜,不说沧桑,只说落雨。但不知何故,今夏,大凡出行,落雨就及时地翩然而至。我喜着这样的天气,大概它知道!每每看到雨水落地,就觉又是一次天地间的洗礼。尘埃、罪恶、生命,或是死亡,带来它能带来的,带走它能带走的,一场雨下的故事如此纷繁,也让一颗心不再蠢蠢欲动。
驶至山下的时候,雨是停了。看路尚有湿漉态,无畏者胆大,既来之,则攀之。
同行者一男士,起初二十分钟很是活跃,因山上游人不多,很是幽静,他便担起了解说之职。四下里描述着,这山呀,原叫做“老母猪砬子”,就在那东边山峰半腰上,有一块10多米长巨型猪形怪石,外形似欲奔腾状,有五头仔猪尾随其后,石猪头向山顶,尾巴向下,好像在行走,远远望去栩栩如生,恰似一座天然的石雕艺术作品。 他起劲地说着,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,暗觉着,一行队伍中,难不成竟都是憋足了气力,冲那顶峰而来的?心下暗惊,从未如此锻炼过,这山高虽不及千米,但也八百余米呢,我这来凑热闹的人,怕是要被架拢着,脱不了身呢。还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?
半小时内还是有些闲心,拿着相机找些树林花草,捏点自己觉着好的画面。渐渐地,便忘了对这美的欣赏,因为山势越发的陡峭,身边俱是怪石嶙峋,人也仿佛掉了队伍。大有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的意味。隐约着听见打头的同行者问一位从山下来的游人,还有多远才至顶峰,那人哼笑着说,才一半路哩!我听得明白,打前站的同行者对那游人说,跟我们下面的队伍里人员,万不可说此话,要鼓励她们,不消五分钟,便到终点啦!我听着头直晕,真行,亏他想得出!
未带任何通讯设备,全然不知时间。在寂静的深山里,我粗声粗气地攀爬着,只觉得自己的呼吸过于沉浑,是对山林的打扰。可我此时,别无它法,蜕变不成一条蛇,自由地匍匐在它的怀抱;幻化不成一只布谷,让山谷里响着妙音;更别想是一株“棒槌”,成了大山里的宝;我只能是我,过客,或是隐者,无甚区别。
渐觉体力不支,腔子里阵阵难咽的热气直涌,水不剩一滴,一句话语的力气也是没有的。下面赶上来一位青年,问我是否想放弃。我坐在一小石上,无所应答,已然是答案。他从背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,递与我。大概看我累极,只顾得喘气与流汗。然后叮嘱,下山也是需要些力气与勇气的。我接过那水,一口气就消灭了半瓶,顾不得道谢,只眼见着那青年继续攀登的背影发了一阵子呆,忽就缓过神魂般地回味他的一句话:下山也是需要些力气与勇气的!既然还有些气力与勇气,为何不到最后,看一眼这坚持所为何物,不为心死,是为交待!
至峰顶时,所有的坚持便是值的。这一江水脉的流过,便是我的家乡,生于此,长于此,也许终老,也会睡于此!拿不出许多曼妙之词来描绘,像陌生人夸赞自家人般,害羞与骄傲一齐涌来,除了深望,只能深望。。。。。
下得山来,都轻松起来,众人皆又是秧歌又是戏的喜状,一路才有了欢歌笑语。我因有了这一趟坚持的过程,更是觉收获多多。
留宿在山下一农家,早已备好丰盛的家常菜异常开胃。山村的夜晚仿佛来得早,不知不觉间四下俱静,除了我们的吵闹,别无它音。夜半,许是十一二点的光景,悄悄起身,仿佛听到一阵蛙鸣。我须披衣才不觉寒。来到室外,备感一股清凉浸透心脾。远处,白日里被征服的那座山,全然隐没在黑暗中,没了踪迹。月亮不出,只见得自己脚下三五米的地界。仔细寻那阵蛙鸣所在,却又不得知!耳畔不知为何,又凭空地想起那语句,或是错语?世嚣皆静寂,最是睡时辰。飒飒山风传枕上,疑闻碧海涛奔。欲眠犹醒恍神魂。应知千里外,还有不眠人!
农家小院,干净利落,这一架绿,招人喜爱。
评论